博文之窗 > 后勤安全 > 后勤動態 >我院后勤員工周一麟同志圓滿完成為期兩年的援摩任務歸來

      我院后勤員工周一麟同志圓滿完成為期兩年的援摩任務歸來

      2022年11月12日一早,上海中醫藥大學醫管處陳昕琳處長、曙光醫院副院長仇菲、行政二支部書記謝曉蓉、人力資源部副主任張華前往隔離酒店迎接援摩洛哥隊員、我院后勤員工周一麟回家。周一麟同志圓滿完成為期兩年的援摩任務載譽歸來。仇菲副院長代表醫院感謝周一麟這兩年“舍小家為大家”的付出,并對他家人表達了慰問和感謝。

      摩洛哥,位于非洲西北部,醫療保健狀況差,缺醫少藥現象嚴重,中國醫生每兩年更替一次開展長期援助。周一麟同志援摩期間承擔醫療隊的后勤保障工作,負責保障整個醫療隊的飲食。身在異域,飲食習慣不同,食材匱乏,他每日往返于菜場、超市,想方設法豐富隊員們的飲食,讓隊員們能品嘗到家的味道。同時,做好各項后勤保障工作,讓醫生們安心地從事醫療服務工作,傳播中醫藥文化。

      △周一麟(右一)與援摩醫療隊隊員合影

      可口的飯菜讓隊員們嘗到家的味道

      同時出發的李一婧醫生,作為醫療隊的隊長,仍然堅守在摩洛哥,等待新一批的醫療隊到來,做交接工作。

      “不畏艱苦,甘于奉獻,救死扶傷,大愛無疆”,生命無種族,醫者無國界。秉承著“大醫德澤,生命曙光”的精神,援外醫療隊的專業技術與高風亮節為當地患者帶去了福音,也為傳統中醫、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。

      媒體鏈接

      2021年3月,學習強國上海學習平臺曾以《【身邊榜樣】援摩醫療隊廚師周一麟:想讓隊員有“在家”的感覺》為題,報道我院周一麟同志在援摩過程中的相關事跡。

      “我就是名廚師,微不足道,但能代表醫院,代表國家,跟隨中國醫療隊,在全球疫情焦灼的時刻來到摩洛哥,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兒,便是我莫大的榮幸?!边@是來自曙光醫院援助摩洛哥醫療隊成員周一麟的心聲。

      周一麟是中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行政二支部黨員。1999年,他結束3年部隊生活,考了廚師證,轉業到了曙光醫院食堂,為保障醫務人員們的一日三餐做貢獻。一晃便過去了二十年,他重復著平凡而又安穩的日子,娶了妻,有了女兒。2020年3月,他接到上海市衛健委通知,將組建一支新的援助摩洛哥醫療隊。醫院黨委找到周一麟談心,希望他成為派駐摩洛哥醫療隊的第一名廚師,為期兩年。已打定主意的他,很快便得到了妻子的積極支持。

      “非常時期參加援助摩洛哥醫療隊,是我的榮幸”

      △醫療隊黨員看視頻學黨史

      這次的上海援摩醫療隊分為5支小隊共49人。其中,中醫醫療隊有5人,由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、龍華、岳陽醫院的針灸和推拿醫師共3人、廚師和翻譯各1人組成,對口城市是穆罕默迪亞。很快,醫療隊便開始了培訓課。課程包括法語、防疫知識、突發事件處理、摩洛哥的風俗習慣等。半年后,周一麟順利結業。

      不知何時出發,但要做好充分準備。領導和同事們紛紛以各種形式表達著關心和幫助。防護物資、生活物資等,整理了5大箱子。

      2021年2月2日晚上,在機場候機準備出發的周一麟,打開母親的微信視頻通話,喊了聲媽,還沒說兩句,被同事們簇擁著的周一麟,終于忍不住連日來的百感交集,淚流滿面。一旁的支部書記謝曉蓉見狀,拿過手機,和周一麟的母親打招呼,卻發現對方視屏背景很暗,看不清她的臉。在兩頭片刻的沉默后,謝書記說:“阿姨,請您放心?!?/p>

      醫療隊員和送行同事們打開黨旗、國旗和各自的院旗,在機場誓師、留影。之后,醫療隊員們踏上了飛機。

      經兩次轉機,到了摩洛哥卡薩布蘭卡機場。去往穆罕默迪亞,只需30公里車程。一路上,周一麟看著窗外。這是他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,這里沒有荒漠、沒有特別茂盛的植被、沒看到野生動物,且人流量不小,過往民眾膚色以及裝扮,讓他想到了中東或者阿拉伯地區。大胡子的男士、女士渾身上下只留著一雙眼睛。周一麟有些好奇,他們的遮臉巾外面沒見口罩,不知道里面有沒有戴著。他心里想:如果只這一層遮臉巾,是達不到防疫效果的。

      第一次在海外過春節,“我們便是彼此的家人”

      醫療點是一幢小樓。一樓是醫療服務區,二樓是隊員們的食宿生活區。在穆罕默迪亞臨近市中心的位置,周一麟一行測了核酸、并在小樓里隔離14天。他們見到了翻譯小郭,和上批隊員做了交接工作。

      看著前幾批隊員留下的物資和貼在墻上的照片,他們明白,中國傳統醫學甚至火罐、艾條、太極拳、八段錦、中式茶具等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,已在這片土地扎了根。

      周一麟心中忽然升騰起強烈的自豪感,并夾雜了更強烈的使命感。在之后的兩年中,他和醫療隊員們會將友誼、文化、科技通過醫療服務的形式,在這片土地上接力延續。

      這是2月11日,庚子除夕。離開家人,在國外過年,隊里除了翻譯,他們四人都是第一回。所以年夜飯的準備,使隊員們在異國仍感受家的溫暖,是周一麟來到摩洛哥后,覺得自己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兒。

      傍晚時分,電視機里CCTV國際頻道,正重播著春晚,隊長、針灸醫師李一婧看著周一麟做好的一桌熱騰騰的菜,隊員們彼此熱淚盈眶,繼而又很開心地笑了。與北京時間時差7個小時,國內的家人們已經跨到了辛丑年。

      “以后,我們幾個就是最親的家人?!迸e杯,碰在一起。這一晚,他們和往年一樣,開著電視機、聊著天,守歲。

      年初五,周一麟的妻子在上海帶著女兒去公園。飛機轟鳴著經過湛藍的天空,女兒指著飛機問:“媽媽,爸爸是不是在這架飛機上?”見母親搖頭,女孩兒又問:“爸爸是不是再過兩天就能回來了?”“爸爸去國外了,那邊的人們更需要幫助,得兩年后回來。等你再長大點,會為他感到驕傲的?!甭犉拮釉谝曨l里說著這些的時候,周一麟笑著笑著,流淚了。

      力所能及,要讓隊員們吃上最合胃口的一日三餐

      “大胡子”是穆罕默迪亞當地醫院的男護士,對口協助中國醫療隊各項工作,會經常來醫療點看看。因為新冠肺炎疫情,醫療點還沒開始門診,醫療隊員們僅作VIP患者的上門醫療服務。

      這天,“大胡子”恰好過來,幫忙處理了醫療隊房子頂棚漏水的問題。他從上午待到了中午,在隊員們的熱情挽留下,一同吃午飯。

      看著面前熱氣騰騰的五色炒飯,“大胡子”挖了一勺子往嘴里送?!昂芎贸?!”他用英語、法語、中文輪番地表達贊美。

      △一日三餐

      第一回聽到外國人表揚其廚藝,周一麟很欣慰:“如果喜歡,你經常留下來吃飯,我會做很多很多中國菜。這炒飯還缺食材,特別是提香提色的小蔥?!?/p>

      據悉,穆罕默迪亞是個海濱城市,海產品多且便宜,蔥香味的烹飪方式,應是上海隊員們最喜歡的。周一麟和隊友商量起來。

      三月初,他們驅車40分鐘,去了趟卡薩布蘭卡。在一條擁堵狹仄的街上,他們找到一家“亞美”超市,進去驚喜發現,老板、店員都是中國人,兜兜轉轉間,偶爾見到一名大胡子在理貨。咸菜、蘿卜干、腐乳、火鍋調料、三林肉皮、豬肉……看到這些,醫療隊員們很是興奮。

      還有鹽鹵,回去給大家做內酯豆腐怎么樣?周一麟又去市場上找黃豆,不好找,費了一番功夫,三天后才買到。果然,用黃豆做原材料,一次就成功了。

      三月中旬,上海援摩醫療隊所有分隊,在首都拉巴特開了個碰頭會,交流醫療工作之余,也聊起生活瑣碎??傟牬髲N師朱師傅,帶來很多小蔥以及小蔥種子、絲瓜種子,分發給大伙兒。

      回到醫療站后,周一麟和黃湧在樓后開闊的一片地,做起了耕種準備。翻土、松土、搭竹架子,種下絲瓜和小蔥,澆水、施肥……

      因與國內時差七小時的緣故,周一麟經常在早晨起床看手機的時候,集中收到微信里紛紛揚揚的關心牽掛,有來自援摩醫療隊總隊的,有來自家人親友的,有來自曙光醫院黨委、總支到支部的領導和同事的熱情問候。而來摩之前想象在異國他鄉的孤獨感,幾乎被這些點滴匯聚的溫暖填滿了。

      站在小樓上向東遠眺,湛藍的天空、蔚藍的海、白踏踏的房子、葉子并不茂盛的棕櫚樹,像極一幅油畫。周一麟心想:祖國,就在更東面的東面,就在同一片藍天下啊


      亚洲 欧美 另类 制服 日韩